曇花這個名稱緣起于古代印度的《妙法蓮花經》:“如優曇缽花,時一現耳”。原意系指“轉輪王”出世,曇花才開;而按佛教傳說,“轉輪王”8萬年才出世,則曇花之開,乃萬載難逢了。故用“曇花一現”來形容難得的不常見的事物,后來又用以比喻剛一出現即消失的現象,如言“曇花一現的人物”。
實則梵語中的曇花,其譯義當作祥瑞之花。而《法華經》中的“優曇缽”,據《本草綱目》的解釋,實際上是“無花果”,和今天我們所說的曇花不是一碼事。古書中的曇花,同名異物者極多。
曇花的傳說1
相傳曇花原是天上一個小花仙,后來凡心私動喜歡上一個叫做韋陀的小神。玉帝得知后大怒,把曇花變做一朵小花,讓她在每天里只有一個時辰的開花期。曇花非常癡情,她算好韋陀每天晚飯后下山挑水的時間,并選在此時盛開,只希望能借此見心上人一面,于是就有了“曇花一現,只為韋陀”的傳說。
感情不管是一生一世還是瞬間,重要的是,是否是真感情。能一生一世固然好,可有時無法做到一生一世,那么瞬間的真情或許也會讓一個人溫暖一輩子…
曇花的傳說2
曇花又叫韋馱花。韋馱花很特別,總是選在黎明時分朝露初凝的那一刻才綻放,相傳曇花和佛祖座下的韋馱尊者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故事,所以曇花又叫韋馱花。傳說曇花是一個花神,她每天都開花,四季都很燦爛,她愛上了一個每天為她鋤草的小伙子,后來玉帝知道了這件事情,就大發雷霆,要拆散鴛鴦。玉帝把花神貶為一生只能開一瞬間的花,不讓她再和情郎相見,還把那個小伙子送去靈柩山出家,賜名韋馱,讓他忘記前塵,忘記花神?墒腔ㄉ駞s忘不了那個年輕的小伙子,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,韋駝尊者都會上山采春露,為佛祖煎茶,就選在那個時候開花!希望能見韋馱尊者一面,就一次,一次就夠了!遺憾的是,春去春來,花開花謝,韋馱還是不認得她!
曇花一現只為韋馱
曇花的傳說3
很久很久以前,在美麗的百花園里,花神的庇佑下住著各種可愛的花兒,曇花就是其中之一。嬌小的曇花沒有其他姐妹們艷麗的衣裙,華美的裝飾,默默無聞,孤零零的,獨自待在園子的角落里。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,來來往往的游人孜孜不倦的驚嘆牡丹的華貴,蘭草的高潔,始終沒有人將目光認認真真的投向平凡不起眼的曇花。直到有一天,他出現了。